数学家、逻辑学家库尔特-哥德尔逝世
1978年1月14日
数学家、逻辑学家哥德尔
库尔特-哥德尔(Kurt Gödel)(1906年4月28日—1978年1月14日)是位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其最杰出的贡献是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和连续统假设的相对协调性证明。
生于捷克的布尔诺,卒于美国普林斯顿。早年在维也纳大学攻读修读理论物理、基础数学,后来又转研数理逻辑、集合论。但1940年代中就将注意力投放在哲学上,并参加哲学小组活动。1930年获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证明了「狭谓词演算的有效公式皆可证」。之后在维也纳大学工作。1938年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1948年加入美国籍。1953年成为该所教授。哥德尔发展了冯·诺伊曼和伯奈斯等人的工作,其主要贡献在逻辑学和数学基础方面。在20世纪初,他证明了形式数论(即算术逻辑)系统的「不完全性定理」:即使把初等数论形式化之后,在这个形式的演绎系统中也总可以找出一个合理的命题来,在该系统中既无法证明它为真,也无法证明它为假。这一著名结果发表在1931年的论文中。他还致力于连续统假设的研究,在1930年采用一种不同的方法得到了选择公理的相容性证明。3年以后又证明了(广义)连续统假设的相容性定理,并于1940年发表。他的工作对公理集合论有重要影响,而且直接导致了集合和序数上的递归论的产生。此外,哥德尔还从事哲学问题的研究。他热衷于用数理逻辑的方法来分析哲学问题,认为健全的哲学思想和成功的科学研究密切相关。他在1967年致中国数学家王浩的信中,自称为「客观主义」,并说他的客观主义观点对于他的逻辑研究来说是根本的。1951年获爱因斯坦勋章。哥德尔一生发表论著不多。他发表于1931年的论文《〈数学原理〉(指怀德海和罗素所著的书)及有关系统中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题》是20世纪在逻辑学和数学基础方面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很方便:

1月14日发生的事情:
- 光复会成员陶成章逝世 1912年发生的事
- 惠更斯号进入土卫六大气层 2005年发生的事
-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召开 1961年发生的事
-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 1946年发生的事
- 数学家、逻辑学家库尔特-哥德尔逝世 1978年发生的事
- 美国独立战争正式结束 1784年发生的事
- 英国著名外交官阿美士德出生 1773年发生的事
- 苏联著名新闻记者、作家爱伦堡出生 1894年发生的事
- 麦当劳创始人雷-A-克罗克逝世 1983年发生的事
-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逝世 1742年发生的事
- 中国政府正式向美方登记发行10亿美元全球债券 1994年发生的事
- 玛格丽特二世登基 丹麦历史上第二位女君主诞生 1940年发生的事
- 匈牙利爆发特大足球彩票丑闻 1983年发生的事
- 法国抽象派画家皮埃尔·勃纳尔逝世 1947年发生的事
- 丹麦国王腓特烈九世逝世 1972年发生的事
最新评论 评论
